首页 资讯 正文

拓龙舟、缝香囊、逛市集,回龙观邻里共聚传递端午暖意

体育正文 256 0

拓龙舟、缝香囊、逛市集,回龙观邻里共聚传递端午暖意

拓龙舟、缝香囊、逛市集,回龙观邻里共聚传递端午暖意

当艾草清香与孩童嬉笑(xīxiào)一同漫过百年古寺,当汉砖纹样在宣纸(xuānzhǐ)上苏醒又被小心珍藏进衣袋——这个(zhègè)端午(duānwǔ),寺锦·回龙观城市会客厅化身为一座流动的文明乐园。5月31日,两千多位居民参与寺锦“文明有约,爱‘新’来聚”端午特别活动。 寺锦月空间门前,睦邻市集从清晨(qīngchén)便升腾起暖意。居民手作、二手好物琳琅满目,旧书交换传递(chuándì)知识余香;小朋友化身“小掌柜”,在跳蚤市集上认真推销心爱玩具,稚嫩(zhìnèn)的讨价还价声(shēng)引来阵阵欢笑。投壶箭矢破空,滚铁环声清脆,端午民俗问答前老少争相(zhēngxiāng)竞答,欢声不断。 端午特别活动遍布各处。知识服务区人气高涨,交通普法展位前,交警与(yǔ)居民热烈探讨安全出行窍门;急救知识展位上演“实战演练”,志愿者手把手教居民心肺复苏技巧;爱分类·爱回收摊位则践行绿色(lǜsè)使命,旧衣、旧书分类回收箱迅速被填满,“绿色循环+爱心传递”的双重公益模式,让环保与善意在邻里间无声(wúshēng)流转。而寺锦联合飞蚂蚁公益平台(píngtái)设立的“衣旧暖心(nuǎnxīn)”专柜(zhuānguì)前,旧衣堆积成小山,成为市集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(fēngjǐngxiàn)。 “把千年(qiānnián)文明揣进口袋”——非遗拓印体验区则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。居民们亲手按压宣纸,汉砖(hànzhuān)的粗犷纹理、灵动的龙舟图腾渐次(jiàncì)清晰,化作可触摸的“文明密码”。一张张亲手完成的拓片,或被(bèi)珍重带走,或在现场交换。 “香囊针脚别太密(biétàimì),要给好运留呼吸缝儿!”非遗讲师李淑清在乐空间的(de)一句妙语点醒众人。20位居民在馥郁的艾草、薄荷香中(zhōng)飞针走线(fēizhēnzǒuxiàn),小小的香囊,针脚间不仅藏着安康祈愿,更蕴含着传统智慧对“不完美”的包容哲学。 童趣过双节,故事与(yǔ)色彩共舞。诗空间内,孩子们围坐成“甜甜圈”,随着《小粽子赛龙舟》的讲述(jiǎngshù)在想象中(zhōng)重建汨罗江(mìluójiāng);乐空间的长画布上,小手蘸(zhàn)满如糖果般缤纷的颜料,拍出龙舟、粽子与3D爱心。没有“画得像”的KPI,只有把笑声揉进色彩的自由创作,传统端午与快乐六一在此刻完成“基因重组”。 值得一提的(de)是,全新发布的“寺锦九宫格套章”成为串联空间的线索。居民(jūmín)们在古树前许愿,在宣传展位留影,奔走(bēnzǒu)于星月空间之间收集松树、画架、古建墙砖等元素印章。当(dāng)九枚印章最终拼出团圆图形,一段属于社区与节日的独家记忆也随之定格。 作为回龙观街道(jiēdào)活化文物古建玉光寺的创新成果,“寺锦”自2022年开放以来,已累计接待近22万人次,举办公益活动近500场。持续探索“以文化促进(cùjìn)地区治理”的路径,通过邻里(línlǐ)茶约、特色市集、非遗手作等特色活动,成为回龙观居民走出家门、结识(jiéshí)友邻、共建美好生活(měihǎoshēnghuó)的精神家园。 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拓龙舟、缝香囊、逛市集,回龙观邻里共聚传递端午暖意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